10月22日問題回覆:Wesley 提到...
on line till 12:00pm today.
10:51 AM, October 22, 2005
modeljmy2005 提到...
舉凡在台灣發展的劇團,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吳興國、林秀偉的當代傳奇、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的李國修、綠光劇團的郎祖明等等許許多多表演劇團,有些是像吳興國,他是傳統國劇出身的,後來轉為舞台發展,李國修原為電視劇演員,但以上幾位,他們都為台灣劇團發展,盡了最大的努力。表演舞台上,可能是數十分鐘的演出,其需配合的燈光、劇本、演員、導演、服裝、道具、音樂及宣傳等,缺一不可。所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ㄧ齣戲曲的演出,實在不容易,要花多少時間、精神、金錢、人力,不容易,且不知是否有票房,經營劇場辛苦並不是我可以想像的。真的很欣慰,這些年大家對表演藝術的接受與肯定,在這國片不景氣之下,大家仍有參與藝術提供一個很好的空間;以上僅是我對於本週課程,觀後心得感想。
11:05 A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thank you,更正李國修本為電視劇演員,他原就是舞台工作者,只是在連環泡成名
11:12 AM, October 22, 2005
小邱 提到...
老師:在藝術的領域裡,為追求藝術的極致,往往會使一般民眾無法了解其藝術所要表達,就像在音樂這節裡提到的,前衛的音樂使聽眾完全無法了解演奏者所要表達的音樂,這就顯示當我們再要表達的藝術裡,是否要考量一般民眾所能了解的藝術呢?
11:20 AM, October 22, 2005
claudia_yang 提到...
表現方式不一樣所呈現的也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生活化的劇情、有的人喜歡趣味溫馨,只是滿足不一樣的消費型態,會買票的人一定是他有興趣、好奇的,我想如果表現方式不足吸引人,也會逐漸被淘汰,如果不錯的,一定會被拿來大家沿用的。琴師大衛杜鐸這算是很經典的創舉吧!也難怪現在很多音樂都會加入一些樂器以外的其他元素,讀完文章才知道原來是很早就有人使用過這樣的創意。台灣的音樂多半屬於抄襲的狀態,就音樂而言翻唱國外歌曲、rap演唱歌曲唱成國語或台語、演唱會表演型態都是國外的影子。以上是讀完該次報告的感想
11:32 A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To 小邱:任何藝術(無關乎前衛與否)都難以完全表達出其含意,但是或多或少會提供欣賞者各式的感受,所謂前衛藝術其實並沒有看懂看不懂的問題,我認為只是在一般娛樂感上較為欠缺,且脫離固有思考窠臼,但是所有的前衛藝術的目的都是在打破既有之藝術思考模式,使得閱聽人能有不同收穫
11:36 A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To Claudia Yang:有關妳的見解,可在那本電子書上的羅大佑專訪中得到一些印證,有關全球化的看法,強勢與弱勢文化的陰影
11:39 AM, October 22, 2005
kingfu 提到...
老師:1.明華園也在國家劇院表演過,也須借重服 裝、佈景、燈光、音樂、甚至於劇本的輔 助,是否也算是劇場演出。2.抗議中的行動劇也是經由編劇與演員、服 裝、佈景搭配,是否也算是劇場的另類演出。
11:42 A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明華園本來就是劇場表演,甚至在野台戲的階段也是
行動劇是劇場活動的一種,我之後會再介紹
11:48 A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抱歉,我必須先離開,如有其他問題,請於本週任何時間貼出皆可
11:50 AM, October 22, 2005
美方 提到...
11月份雲門舞集將做狂草的演出,極簡的舞台佈置,將讓表演者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舞台上裝置藝術的簡與繁也會是一種潮流嗎?之前我的大老婆在裝置上也是簡單大方,這樣的表現方式是否更讓表演者與觀賞者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呢?
12:30 P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由簡至繁或是由繁至簡不完全是潮流,而是有關於舞台設計師與編劇者、導演所要求詮釋戲劇的手法搭配的決定。
舞台的設計簡約的確可使觀眾更為專注於表演者本身。
modeljmy2005 提到...
老師不好意思,關於李國修我記得,他是演華視劇展得到金鐘獎已有20多年前了;他是參加張小燕的綜藝100短劇演出才崛起,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個人還蠻欣賞她的作品。曾在10多年以前屏風在忠孝東路四段一處地下室時,有去過幾次。打擾之處敬請見諒.
11:12 PM, October 22, 2005
Wesley 提到...
你是對的。我誤查了。
JAN 提到...
這幾年舞台劇的表演愈來愈受到民眾的接受與支持,雖然我是學平面設計的,但在早先年我也只會去看關於一些平面的展覽而已...直到這幾年因為朋友的影響才初步接觸到舞台劇的行動表演藝術的魅力,欣賞到一齣好的戲劇表演確實能夠讓人久久無法忘懷,然而更讓我震撼的是舞台的佈置與設計,怎麼樣在一個有限的舞台上,創造出不同視覺與空間的效果?!又要在最短暫的時間內佈景完成…這個環節一直讓我覺得不簡單、讚嘆不已…所以在舞台劇的觀賞上,我認為它的行動表演可以激發民眾的想像與思考空間;而在立體與空間概念上,對設計方面也能帶來一些創作思維與靈感!
12:41 PM, October 23, 2005
zoe 提到...
搖滾樂為年輕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在音樂上造成革新的影響。從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想應該是從未曾停下腳步吧!在期間一直有電影與搖滾樂的結合,例如蒙特利流行(Monterey Pop),被喻為午夜電影之后的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歌聲淚痕(The Rose) 等等似乎都是描寫迷幻掙扎的一面,就連電影阿甘正傳裡描述阿甘的女友(Jenny)的這一段,似乎也不是對搖滾樂作正面的引述,真不知道怎麼定義搖滾精神。好像有一部『搖滾教室』比較正面一點!
9:53 PM, October 23, 2005
Wesley 提到...
搖滾樂本就是反叛的象徵,所有的頹廢與黑暗也不足為奇,但是這些反叛、頹廢、黑暗卻產生一些深刻的理論發展,再音樂篇的後段我會提供一些資料供各位參考。
10:20 PM, October 23, 2005
Camille 提到...
Madonna的音樂帶有各種不同的曲風,確在她的大膽形象與作風讓樂迷得到了裡得到某種程度上的解放。瑪丹娜呈現出的個人魅力,的確是獨特的「瑪丹娜作風」。但仍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情欲宗教的叛逆形象還是受人爭議的,但她勇敢的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風格特色,這應該也是表演藝術的一種吧!而且對全球流行時尚、音樂造成具大影響力!
10:26 PM, October 23, 2005
Wesley 提到...
抱歉,目前blogger的系統有些問題,我無法將10_15的問題回復貼上,煩請稍待,I will on line until 11:00PM
10:31 PM, October 23, 2005
Wesley 提到...
我認為Madonna是少數幾位不是因為英年早逝(如詹姆士狄恩、瑪麗蓮夢露等)而成為Icon的巨星,她清楚的代表了一個世代的轉變與弱勢性別的特立獨行。
10:38 PM, October 23, 2005
Wesley 提到...
time is up, see you next week.
11:01 PM, October 23, 2005
永恆不滅的烙印 提到...
針對音樂,我想首先該區分的是他的呈現方式:如果面對流行樂,他的好處是時間會做決定,所以流行樂會分經典跟不經典,而通常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驗證。一般來說會是旋律烙印在腦海之中,而歌詞是否令人印象深刻而有深度,則是重要的關鍵吧。至於歌者的聲音,則必須在成名之後,才發揮其地位與作用吧。好的旋律勾引你的注意,而好的詞句則成為烙印,當然再接收訊息的時候,心境也是很重要的。其他則留給時間吧。而交響樂,需要較理想的設備,或表現空間與時間,因為他本身就是一篇「故事」,所以會以「樂章」來做區分,但是問題在於個人素養。而先前提到的歌劇,的確是偉大的藝術之一,因為在台上必須無我的傳達,更需要讓冠中接受傳遞的訊息,同時,節奏相形更為重要,但是時間也變得延長,當然有一定的人文素養也很重要,所以現場性質的表演,也開始考慮所謂與觀眾互動的一環,或是增加互動的一環,讓可預期成為明顯的一點。不過除非音樂劇,否則要製造「早知道」還是很困難的。不過以紀錄形式呈現的音樂劇,我想「真善美」跟「阿瑪狄斯(還是阿狄瑪斯)」就真的很令人映像深刻,也可以說是劇情與音樂跟演出的完美傳達。至於瑪丹娜,真的很抱歉,聽過他的音樂,卻因為與文能力的問題,或許當旋律再起的時候,我會說:「喔~~~。」可是這就表示,那是作曲者的成功表現,而非作詞者或演唱者的全是表現,不是嗎?這也印證了,我最初的說法吧。
11:39 PM, October 23, 2005
sky 提到...
我個人認為:不論是戲劇或是音樂,應該都是人們為了,要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延伸出來的一個方式,不在乎地點、場景等...,只要有一個好的情境,就能表達出所想要的感情,也帶給觀眾一個,置身其中的趕吧?
9:51 AM, October 24, 2005
vivian 提到...
請問老師:在藝術的領域裡,像是「山藸‧飛鼠‧撒可努」這部電影式的紀錄片,主要是為了傳遞原住民的文化,不知道這種形式算不算是ㄧ種表演藝術呢?
8:34 PM, October 24, 2005
Wesley 提到...
紀錄片是否為表演藝術的一種形式,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我個人認為對於紀錄片的導演以及編劇者而言應該算是一種展示(表演?) 個人理念的方式吧,但與紀錄片的特徵與表演藝術的關聯是不深的,關於記錄片部分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會在討論。
HaoMei 提到...
從戲劇到行動,表演到「非表演」看了老師的介紹關於波蘭導演Jerzy Grotowski果托斯基,搜尋了一下關於他的資料,發現不管在任何形式上的藝術呈現,追本朔源的是要發掘內心深處的那/某一塊被遺忘『原本的自己』,藉由藝術媒體(任何形式)的表達,再次喚醒觀者的內心世界。分離派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認為,「一個藝術家應有發自內心的展現能力,這也是畫家的唯一要求,那就是把獨自的內心世界呈現出來」。雲門舞集向來都是從內心去感受到的世界,以肢體表情呈現意境給觀者體會。氣功、瑜珈從內在講求圓柔,莊子講消遙,而這些最終的傳達意義,都是讓觀者往心裡頭去探索自己,胡茵夢在她的自傳裡曾提到,經年累月所學習的觀念使人複雜化,而這觀念是不是也正是這類型的表演藝術要傳達的"原本"呢。
2:57 AM, October 25, 2005
Wesley 提到...
經年累月所學習的觀念使人複雜化,而果托斯基的貧窮劇場就是要使複雜的認知還原成基礎的情緒。You have good point.
HaoMei 提到...
關於音樂YA YA YA~曾經在雜誌上看過ㄧ位玩音響的人介紹過這張專輯"四分三十三秒"ㄧ直很懊悔沒把專輯名稱的數字記下來,只依稀記得封面樣式及鋼琴演奏,感謝老師的貼圖及介紹喚回記憶,誰有CD阿,好想聽聽用(易經) 六十四卦決定(Music of Changes)這首鋼琴獨奏的每一個聲響的音高、音長、和節奏唷!
3:44 AM, October 25, 2005
Wesley 提到..
我會找一下這張CD,也許期中考之後。
luckboss 提到...
為什麼最客觀的藝術是(劇場表演)?劇場提供一種與實際生活神似的特質表演展現為什麼其他藝術難以匹敵?
3:46 AM, October 25, 2005
Wesley 提到..
其他藝術所要傳達的理念,由創作品傳出之後必須由閱聽者用自身的經驗與認知在「心中」揣摩之後才可得,但劇場(戲劇)是以較直接由演員的語言動作傳達創作者的概念,會減少許多因為個人觀點不同而產生的主觀意識。
kenneth_tan 提到...
老師您好!學生對表演藝術這門課程有蠻多的問題想提問 ?因為我就讀的是假日班所以都一定要以遠距教學的方式上課而無法見到老師您的尊容,以及同學們都很好奇只要回答老師的線上問題繳交作業即可完成修此學分.但表演理應有老師當面授課及當面性的互動教學比較妥當.因為這一學期有兩個科目是遠距教學,都讓我不知如何來準備我所要交的作業?可否請求老師帶領我們同學上課教學一次.疑惑的同學上........謝謝10/9日老師有上傳一些檔案資料學生已經閱覽過了但有問題想提問老師在現今有許多的歌星或魔術師在一個玻璃空間把己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呈獻給觀眾欣賞例如10/9日歌手孫燕姿在台北101大樓旁演出24小時的玻璃屋世界,無論是吃或睡以及化妝等.....作息透明的呈獻給在外的觀眾欣賞.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表演藝術或是她要表達甚麼意涵 ?懇請老師解此疑惑................謝謝
10:15 AM, October 25, 2005
Wesley 提到..
在11月份如有需要,請班代安排好時間後通知我,可面對面上課一次,有關孫燕姿的問題是屬於行為藝術的部份,我會在接下來的課程中討論。
kenneth_tan 提到...
老師請問:音樂的藝術這一篇在表演藝術上是先有音樂融入到肢體表演還是先有肢體表演再融入音樂.還記得在十幾年前有一部電影名為:阿瑪迪斯是一部描述一位法國皇室的樂師遇到音樂天才莫札特的故事,從以前一直序述到老的過程.劇中有許多的舞台表演加上音樂.而最主要的是莫札特創作音樂加上舞台上的表演,而演出之中的靈魂人物卻是在前方的指揮.所以我的問題是:在該片當中所呈獻舞台劇的表演是屬於先創作音樂進而加入故事戲劇的表演嗎?
5:05 AM, October 26, 2005
Wesley 提到..
戲劇與音樂的先後問題:兩者同時發生,但是近代的音樂創作是先有故事在有音樂的譜寫,可參考本次課程浪漫主義樂派部分。
潔 提到...
很高興台灣越來越重視藝術這塊領域,更多人開始喜歡甚至接觸它。可我們常會拿外國的東西來看,很多人常會講歐洲新導演、新劇場、經典歌劇、知名交響樂團 .... 等等。可就是對台灣小劇場、音樂、傳統戲曲討論很少,目前好像只有台灣的電影在國際間比較響亮。很多人可能對歌劇魅影或是柏林愛樂可以講出個十之八九,但對台灣的表演藝術卻講不出一句話,當然這是因為對歐美文化長期的重視及對台灣文化長期的漠視,讓我覺得可惜。想問老師西方的百老匯舞台劇跟東方雲門舞集的比較??還有東方也很多好的音樂,可為何東方的音樂演奏無法在國際舞台壓過歐洲音樂???
3:48 PM, October 27, 2005
Wesley 提到..
百老匯與雲門舞及難以比較,同屬劇場表演的一種,但是表演的目的和內涵是不同的。基本上百老匯是以商業為出發點,我認為雲門在創作上比較不那麼媚俗吧。
兩個原因:1.樂器的強度和精密度不同,2.創作環境的歷史差異,東方從未有過像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創作環境,也許中國在春秋戰國和唐宋時有類似的環境,但是樂器上並無法配合。
ㄧ抹淺藍色的海洋 提到...
老師在文中提到ㄧ齣劇場的戲劇表演需要劇作家、演員、導演、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缺一不可,他也是一種「綜合藝術」,而劇場表演通常是指像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綠光劇團這類的團體,不知道相聲算不算是劇場表演的一種呢?
5:12 PM, October 28, 2005
Wesley 提到..
相聲在魏龍豪、吳兆南的形式來說是劇場表演但是跟戲劇的關連不深。表演工作坊的相聲表演其實是一種戲劇表演。
dodolo 提到...
我沒有臨場欣賞過舞台劇的經驗,但能想像得到,在現場的那種情緒是與舞台上的表演相互牽引的。音樂與劇場之間的關係足以影響台下觀眾的每一個情緒細胞,當欣賞者的注意力隨著演員的肢體及語言所吸引時,音樂的抑揚頓挫必定也是使觀眾融入的主要原因吧!音樂的旋律,即使沒有詩詞,很奇妙的就是能夠使人心情隨之起伏,在音樂裡,每個音符的喜怒哀樂讓聽的人都能感受到。我想,不論是在舞台上活生生表演的人也好,一個個跳動音符的音樂會也好,如果能讓觀賞者或是傾聽者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意念及想法,即已達到他們所要表演的藝術了吧。表演藝術是否可以說是一個較主觀的藝術呢?畢竟很多時候是劇作家們,將他們自己的想法透過表演的方式讓更多人能認同、一同沉浸在他們的思考裡一同思考著?其實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玩的腦力激盪,可以想著,原來事情可以這樣去思考,就像有人先穿衣服後穿褲子,或有人先穿褲子再穿衣服一樣,生活引發的題材也往往是藝術家們的起發呢~~~僅為個人想法~
9:46 PM, October 28, 2005